近日,佛得角最大醫療項目——援佛得角圣文森特島明德盧醫院產科大樓項目竣工移交典禮在項目駐地隆重舉行。這座醫院,是中國政府援建、中鐵十四局承建的一座集醫療、教學、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婦產醫療中心,是中佛建交49年來合作成果的生動體現,更是“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的溫暖實踐。
產科大樓外景(姚傳濤 攝)
攻堅克難:中佛團隊攜手共筑精品工程
項目開工之初,便面臨諸多挑戰:當地建筑材料供應緊張、設備運輸周期長、施工環境復雜……但這些困難并未阻擋中佛兩國建設者的步伐。
“每一次援外,都是對技術、管理和責任的考驗。但只要能為當地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再苦再累都值得。”項目經理王圣輝說。他是一位擁有十年援外項目經驗的資深建設者,曾參與過尼泊爾、多哥、埃塞俄比亞等多個國家的援建項目。
在施工過程中,語言障礙、物資運輸、氣候多變等困難接踵而至。當地建材市場庫存常年不足,項目團隊一方面聯合佛得角住建部門對本地供應商進行資質篩選,建立供應商名錄;另一方面從周邊國家協調優質建材,積極搭建建材供應鏈。在中國駐佛得角大使館和佛得角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設團隊團結一致、愈挫愈勇,克服了各種困難,確保項目順利推進。他們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建設理念,嚴把質量關、材料關、工序關,確保每一項工程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他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更帶來了中國建設者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
2024年8月,該項目順利通過中期驗收,并被評為“優良工程”。
2025年4月,佛得角總理席爾瓦親自視察項目現場,稱贊該項目質量優、速度快、外觀美,是中佛友誼的又一見證。
佛得角總理席爾瓦查看項目進展(姚傳濤 攝)
互利共贏:書寫新時代中佛友好合作故事
項目建設中,中鐵十四局始終將“建工程”與“育人才”緊密結合。該項目積極吸納本地員工200余人,并通過“傳幫帶”方式,幫助他們掌握鋼筋綁扎、模板支護、設備操作等技能。許多當地工人第一次接觸全站儀、CAD圖紙、混凝土泵車等設備,從最初的“門外漢”成長為技術骨干。
這種 “授人以漁” 的模式,既解決了當地就業難題,更為佛得角培養了一批懂技術、能吃苦的建筑人才,為其基礎設施建設儲備了寶貴的人力資源。
“在這里我學到了真正的技術,也看到了中國人的敬業與專業,感受到了兩國人民之間那份真誠而深厚的情誼。”Manuel Pires說。他曾在援佛得角體育場道路項目中擔任技術員,如今再次與中國工程師并肩作戰,已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他作為本地施工班組的負責人,除協助管理施工質量,帶教新來的本地工人,還經常充當翻譯,為促進雙方員工團結協作貢獻力量。
佛得角主流媒體——國家電視臺、《島嶼快報》等多次深入項目現場,報道工程進展和中佛合作成果。他們用鏡頭記錄下中國工程師的辛勤身影,也記錄下當地民眾對中國援助的真誠感謝。
“中國援助不是單向給予,而是互利共贏的合作。”《島嶼快報》的一篇報道中這樣寫道。文章指出,明德盧醫院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連接中佛人民心靈的橋梁。
花開圣島:醫院投用惠及萬千家庭
2025年7月22日,項目竣工移交典禮在項目駐地隆重舉行,標志著這座凝聚著中佛兩國人民心血的醫院正式投入使用。佛得角總理席爾瓦、中國駐佛得角大使張洋出席典禮并剪彩。
中國駐佛得角大使張洋和佛得角衛生部長菲格雷多簽署大樓移交證書(姚傳濤 攝)
席爾瓦將產科大樓比作“連接兩國人民心靈的健康之橋”。他表示,佛得角銘記中國多年來的支持與幫助,該項目是佛得角獨立以來最大的醫療項目,將對婦女和兒童健康項目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張洋指出,該項目充分體現了中國對佛得角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支持,也彰顯了中佛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中鐵十四局展示了強大的工程技術實力和一流水準,中國援佛醫療隊在保障項目員工健康、專業技術應用、專業設備使用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國將繼續與佛得角在各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兩國關系邁上新臺階。
明德盧醫院院長雷貝洛激動地說:“我們會永遠銘記中國朋友的這份深情。”
未來,中方還將為醫院提供為期兩年的技術服務,協助安裝調試醫療設備,并組織多輪培訓課程,幫助當地醫生和護士掌握先進診療技術。
“中非是命運與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我們將以此次項目移交為新起點,積極參與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未來在更多民生工程建設中,貢獻中國力量,講述更多像明德盧醫院一樣的中非友好故事,讓中佛友誼之花在中非合作的春風中越開越盛。”中鐵十四局海外工程分公司總經理董光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