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三境:修身如竹、躬行如耕、明心若蓮 |
?作者:王海云 ??時間:2025-07-30 |
【字號:大 中 小】 |
廉潔如竹,初看是一種能力。竹節中空,卻自有其剛直不阿的韌性。人心若無這份韌性,便容易在風雨里彎折。黨性是它的根,深深扎在信仰的土壤里,不因風斜、不為雨彎、不染浮塵、不沾濁水。挺拔需根深,也需籬笆護持,規矩如竹節,一節一約束,監督如竹籬,密密織就防線,制度是竹旁的藩籬,既擋歪風,也正身形。廉潔,不是獨善其身的清高,而是既能守得住自己,也扛得起責任。 ?? 廉潔作為一種能力,既需要純潔黨性作為內生動力,也離不開制度約束提供外部保障。黨員干部需在"不想腐"的思想自覺與"不能腐"的制度環境中,將廉政意識轉化為拒腐防變的實踐能力,這種轉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政治能力。?? 廉潔如耕,繼而轉變為一種追求。農人彎腰勞作,不問晴雨,只問耕耘。勤懇者,腳印必深;踏實者,道路必穩。廉潔不是掛在墻上的訓誡,而是落在泥土里的腳印,如日光照田壟,如甘霖潤禾苗。 廉潔追求體現在將廉政要求轉化為工作效能,實現“干凈”與“干事”的統一。廉潔不在高處,而在腳踏實地的態度里,不在響亮的口號中,而在日常工作的精益求精里,廉潔不是遙不可及的超能力,而是務實高效的執行力。 廉潔如蓮,終而化為一種境界。蓮出淤泥,不染不妖,晨開暮合,自有其律。廉潔也是如此,非一日之功,需晨昏打磨。慎獨時如蓮夜合,自守清凈;克己時如蓮柄直,不偏不倚;超越時如蓮香遠,清氣自生。 而今世象紛繁,酒局飯桌邊的“潛規則”,乃至家風門風里的“小口子”,皆需一種與時俱進的清明。達到廉潔境界需要的慎獨的自律、克己的持久定力和超越的精神追求。廉潔,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古人云"慎獨",這二字說來簡單,踐行卻需非凡定力。當一個人修得這般境界,廉潔便不再是外在的約束,而是內在的光芒,不刺眼卻溫暖,不張揚卻持久,照亮自己,也輝映他人。 廉潔,如竹能應風而吟,如耕能應時而作,如蓮能應水而凈。蓮寧可在風中折斷,也不愿在泥里彎腰。這不是清高,而是選擇;不是固執,而是清醒。因為唯有保持直立,才能看見更遠的風景;唯有守住純凈,生命才有堅定的重量。 廉潔,最終會化為舉手投足間的自然。廉潔,既有穿山越嶺的堅定,又有隨方就圓的智慧;既能守住本真的清澈,又能滋養沿途的生命。至此,便是將規矩化為了呼吸,把底線守成了天性。廉潔,是一生之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