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 專題專欄 > 先進模范 光耀鐵建 > 先進人物 |
于占福:從藍圖到通途,勇當精品站房先行者
作者:周雨虹 時間:2025-07-28
近日,“第三十四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2025年度茅以升科技教育學術年會”在成都舉辦。中鐵建設南方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于占福獲頒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建造師獎。該獎項是國家級科學技術類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建造師的最高個人榮譽獎。
從戰勝高溫、高濕、高鹽、多臺風環境建成全球首條環島高鐵,到首條直連珠三角核心與粵西地區的深茂鐵路;從強化粵東北地區與大灣區之間聯系的梅汕鐵路到推動贛粵地區協調發展、促進老區振興的贛深鐵路,他用勤奮和智慧帶領團隊在海南和廣東建成27座站房,以“品質鐵建”的極致追求,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占福(右一)和管理人員討論施工部署(周雨虹 攝)
雙線合璧,從全球首條環島高鐵起步
2009年,于占福進入中鐵建設,乘著南下春風,成為中鐵建設首批“闖海人”,邂逅了海南島勃勃生機的成長期。作為項目總工程師,他在海南環島高鐵東線建設期間帶領團隊攻克了當時國內最大跨度混凝土空腹網架體系施工難題,參與研究的《大跨度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空腹網架施工工法》榮獲國家級工法稱號。三亞站、博鰲站先后斬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杯、鐵路優質工程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等諸多榮譽。
7座站房分布在海南島西南150公里沿線、每座站房間距30公里以上、幾處站點位于水電路“三不通”的偏僻位置,再加上當地高溫、高濕、高鹽、多臺風環境……海南西環高鐵站房工程面臨十分惡劣的施工條件。彼時,于占福已擔任項目指揮長,他在西環高鐵推出“113”站房管理模式,1個指揮部統籌,每站設1名駐站負責人和3名管理人員,施工條件好的車站先施工打樣,后續車站標準化復制,人員、物資等資源高度共享。他帶領的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建設過程中自己打井、修路、租發電機,憑一身“虎”勁奮戰450余天。確保了西環鐵路成為我國鐵路“十二五”期間唯一一批新建并當期開通的項目。
從東線到西線,全球首條環島高鐵“珠聯璧合”。7年間,中鐵建設鐵路站房業務發展穩步邁入成熟期,于占福也從技術員一步步成長為站房管理骨干。
三亞站創下當時國內同類型桁架結構跨度最大的紀錄(馮友平 攝)
厚積薄發,精品小站開啟大型樞紐新征程
馬不停蹄,轉戰南粵大地。在廣東省4條鐵路線上,于占福先后主持建成了14座鐵路站房,助力廣東實現“市市通高鐵”,獲評“廣鐵建設杯”建功立業活動“鐵路建設先進個人”。
在深茂鐵路、梅汕鐵路和贛深鐵路任指揮長期間,于占福從長期的站房管理實踐中,創造性地總結出指揮部與站點相結合的站房建設管理模式,引入安全生產事故預警與卡控督辦系統、鋼結構全生命周期二維碼、框架柱信息標識牌等精細化管理手段。他在“精、美、快”上下功夫,一站一景,站站精品,事事爭先。豐順東站在梅汕鐵路6個新建站房中首個完成站房及站臺雨棚結構封頂,首個通過消防驗收,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國鐵集團靜態驗收,被國鐵集團專家譽為“近幾年同等規模車站中難得一見的精品站房”。贛深鐵路建設過程中,助力集團以300分滿分獲得廣鐵鐵路建設項目施工企業A+級信用評價。
2022年,汕頭高鐵站樞紐一體化軌道交通預留工程建成,于占福帶領團隊克服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豐富、臨近營業線施工等難題,研發鄰近既有運營線復雜超深基坑施工技術,被認定為國際先進。該工程是汕頭站的基礎工程,基坑最深達28.35米,基坑深度和開挖規模在粵東同類工程中均屬前列。同年,基于區域的長期合作互信,集團成功中標粵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高鐵樞紐——新建汕頭站項目。
匠心引領,精細管理成就卓越標桿
成為公司領導班子后,于占福始終堅持“用技術說話,以質量立身”的工作準則,用專業與責任詮釋工匠精神,以業主口碑鑄就品質豐碑。
在他的領導下,新建廈門北站創下福廈高鐵全線屋蓋高差之最、整體提升高度之最、支撐柱承重之最三項施工紀錄,與既有廈門北站聯通形成中國最大的雙子型改擴建站房,成為我國高鐵站城融合4.0時代新舊場并場的標志性工程。新建汕頭站一期工程已建成全國首例異形多曲連續拱形全現澆清水混凝土雨棚,研發全國首例建構一體化樹狀造型鋼結構柱施工技術,打造高鐵站房“建構一體化”施工典范。
在智能建造方面,他帶領公司技術團隊自主構建“五智”智能建造體系,新建廈門北站、新建汕頭站均獲評中施企協工程建設行業信息化典型案例,均承辦全路現場觀摩活動,南方公司被評為中國鐵建智慧建造試點示范單位。他狠抓工程履約,推動南方公司實現客戶回訪滿意率100%。當前,響應精細化管理號召,他在公司推行“安薪”工地建設,牽頭搭建廣州首個融實名認證、安全教育、隱患排查、積分激勵等功能于一體的勞務管理平臺,實現勞務資源全過程數智化管理。
新建汕頭站承辦鐵路客站綠色低碳技術現場觀摩(楊富崗 攝)
他參建的工程曾斬獲兩項魯班獎、詹天佑獎、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杯、鐵道部鐵路優質工程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等重要榮譽,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6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19項、省部級及以上工法3項。個人已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創新集體、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優秀項目經理、海南青年五四獎章、海南省西環高鐵建設先進個人、廣州市建筑業優秀項目經理、中國鐵建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